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43句精选句子)

2023-07-31 09:29:58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1、赫尔巴特伦理学的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3、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

4、①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第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相一致。

5、(2)必要的目的: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6、(3)仁慈。指“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一致。

7、“道德”和“性格”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是人的内在性格的力量,个人意志力量的表现。一个人的道德性格取决于他对主观欲望的控制和对客观观念,即道德标准的服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8、三是赞许和责备。教师给儿童规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根据儿童的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奖励和惩罚。

9、其次,教育方法的确定必须依据心理学。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因此,心理学也就成为教育学的基础。

10、建立教育学学科,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1、(3)根据审美的兴趣,应设立文学、音乐、图画等学科;

12、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13、布鲁纳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方法,一是鼓励儿童积极思考和探索。布鲁纳认为,儿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鼓励儿童相信并依靠"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二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力,是儿童学习的推动力,应启发儿童把学习与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自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行为和习惯。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布鲁纳认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成为自己的知识。四是培养学生运用假设、对照、操作的发现技能。布鲁纳认为,培养学生发现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组织,有助于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发现学习。

14、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5、惩罚。如果儿童出现恶劣行为,就必须加以惩罚。可以采取的惩罚措施有:体罚、禁止用餐、关禁闭和站墙角等。

16、关于赫尔巴特学理性文章一直没有变,喜欢的一直在追随,不喜欢的一直不想碰,我应该属于后者,因为从我开始决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开始正赶上中国的新课改,在课改的浪潮中我被杜威思想的儿童中心论洗涤着,再加上我一直做的生本体育教育,而生本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人本主义教育,它和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是严格对立的。对于读书这件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10年前的阅读和现在再读,思想上会完全不同,这次读后我由最初的不接纳、批判的思想到现在的接纳,我在思考为什么?很可能是和自己这10年来又看了不少书籍、听了不少讲座甚至于到了这个年龄更愿意接纳很多人和事有很大关系,正如书中第121页所言“一切偏见对性格的主观部分更有害,即对于坚持把正直、容忍、高尚和适度诸类作为基本原则的自我批评与自我赞许更有害”,做为教育者我们极其易受感动的接受教育,所以撇除偏见的重读此书,又有了以下几点启示:

17、赫尔巴特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道德教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他认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任何教学过程部必须同时进行教育,道德教育必须依赖于教学,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他认为,教育工作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德性。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即多方面的兴趣。在赫尔巴特看来,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但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18、 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 )

19、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日内瓦——不来梅时期;在这个时期,赫尔巴特应聘了一位瑞士贵族的家庭教师,负责教育贵族的三个孩子,在两年左右的教育时间中,他获得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在此期间能赫尔巴特也接受了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他在不来梅主要从事裴斯泰洛齐教育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在此同时呢,他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走上形成自己的理论的道路。

20、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现代教育学第一本著作。

21、①“可能的目的”:有利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

22、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虽然在追求教育的科学化,但其唯心、思辨、演绎的成分最终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

23、(4)教育顺序:管理、教学、训育(道德教育)

24、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个阶段。与上述阶段相应,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可分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4种。

25、因此,《普通教育学》被视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全书分三编共14章。其中,第一编“教育的一般目的”分为2章;第二编“兴趣的多方面性”分为6章;第三编“性格的道德力量”分为6章。

26、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

27、赫尔巴特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陈为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多方面的兴趣立足于社会,是可能的目的或选择性目的,也是间接目的或意向目的,道德培养是最高目的和必要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

28、(5)根据社会的兴趣,应设立历史、政治、法律等学科;

29、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关,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赫尔巴特认为,选择的目的固然重要,但仅位居次位,最重要的是必要的目的。

30、通过实验发现支配教育活动的一般法则,从而达到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及对教育活动的有效控制,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31、不要被固化思维所束缚盲目的去反对某项观点,首先要追根朔源的了解再做决定,正如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长期的被曲解,它原著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对我们的当代教育又有何启示?

32、②兴趣的含义:兴趣存在于经验之中,因此,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33、1809年赫尔巴特继康德后被聘为哥尼斯堡大学哲学和教育学讲座教授。当时哥尼斯堡大学正在物色一位懂得教育而学术地位又高的哲学家,根据这一精神,国王威廉三世在钦准赫尔巴特到哥尼斯堡大学任哲学讲座教授的谕旨中写道:“朕特准哥廷根之赫尔巴特教授前来我国之大学教授哲学,朕批准此项任命之意在于赫尔巴特可在遵循裴斯泰洛齐诸项原则以改善我国教育制度方面发挥其有益之作用。”赫尔巴特获得了这个向往已久的职务,深感兴奋和荣幸。他在此工作了24年。在讲学中,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成立一个小型的实验学校。他说:“在我担任的工作当中,教授教育学理论是我最喜欢的工作。不过这项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还必须有演示和实习。我还想扩充这一领域的(经过将近十年时间取得的)经验。因此,我早就想挑选一小批男生由我亲自每天授课一小时,让那些熟悉我的教学法的青年人听课,在我的指导之下由他们一步一步地把我已经开始的工作继续下去。这样,教师们可以逐步受到训练,他们的方法通过互相观摩交流也会逐步完善。……成立一个我头脑中酝酿的那样一个小型实验学校,就很可能是为将来成立更大规模的学校所作的最好准备了。正如康德所说:先办实验学校,再办普通学校。”他的建议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称道。赫尔巴特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了一所实验中学和教育研究所,他亲自讲授数学,把裴斯泰洛齐初等教育的方法加以发展,应用到中学。1823年5月他写信到柏林,认为“他的方法至此已经形成”,“以期有朝一日普遍应用于文法学校。”同时他还参加了教师培训工作。这期间他出版了《心理学教科书》(1816年)、《科学的心理学》(1824年)、《关于心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应用的通信集》等著作。

34、他提出“旧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是传统教育的特点。   

35、伦理学: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36、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基础上,以建立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反映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但也因机械化倾向遭到人们批评。

37、(2)统觉论的内涵:新刺激+意识阀中已有观念=统觉团

38、此课程为启宏名师授课,网课配套同步6本纸质用书12份真题,(2本陕师大出版系统用书+2本考点梳理+2本强化练习+8份历年真题+4份模拟冲刺题)超长课时160直播+赠送94课时2019年全套联考网课。

39、训育既应该与儿童的管理和知识的教学相结合,但也应该有其特有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40、布鲁纳(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41、(4)正义。即“守法”,要求避免不同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律解决冲突。

42、1809年,转赴哥尼斯堡大学,被聘任为康德哲学教席。哥尼斯堡大学的20多年,是赫尔巴特学术生涯的高峰期。期间,他创办了教育研究所和师范研究班、附属实验学校等,努力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最激励人的话(98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