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简介及评价(101句精选句子)

2023-07-23 09:45:18

曾国藩简介及评价

1、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

2、如果遇到困难,无法跨越,就会陷入一个可悲的怪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抱怨上。

3、在清朝初期,清朝的军队是八旗军,当时是无望而不胜,但随着统一全国,旗人逐渐被腐化,战斗力逐渐衰弱。在平灭吴三桂时,康熙更多的依靠绿营兵,八旗军已不堪重用。到了后来,绿营兵也开始腐化,不复当年重用,剿灭太平天国是主要依靠还是汉族官僚阶级自己的武装部队。(曾国藩简介及评价)。

4、他治军的时候,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每次练兵都要亲自训话,一次训话都要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这个气力花得不可谓不大,但正因为他教训的勤,他手下的人才也才跟他跟得紧。曾国藩的勤教,既是一种人才培训的手段,也是一种凝聚人才的手段。(曾国藩简介及评价)。

5、有人好奇问为什么对江忠源评价这么高呢,曾国藩答道:“凡人言行,如青天白日,毫无文饰者,必成大器。”

6、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7、曾国藩治家,重在“克勤克俭”。他曾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若其“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8、格物,致知的事情;诚意,力行的事情。物是什么?就是本末的物。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用的、做的,都是物。格,是考究物及穷追它蕴含的道理。如侍奉父母,定期探亲,是物;应当定期探亲的理由,就是格物。侍俸兄长、追随兄长的步伐,是物;研究为何应当跟随兄长的理由,就是格物。我的心,是物;研究自己存心的道理,广泛研究心的省悟、观察、涵养的道理,就是格物。我的身体,是物;研究如何敬惜身体的道理,广泛研究站直、坐立以敬身的道理,就是格物。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就是格物。这是获取知识的事。所谓诚意,就是知道了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诚实不欺。知一句,行一句,这是力行的事。两者并进,下等的学问在这里,高明的学问也在这里。

9、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以入世事,炼出世心;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10、除了作为打败太平天国第一人,清朝第一个站上政治舞台的汉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在著书、修身、齐家等方面的作为。这从他的《曾国藩家书》的受欢迎程度就可见一斑。

11、战国时,古即墨的最高长官称作“大夫”,相当于后来的县令。从记载看,齐威王时的这位即墨大夫是一位廉洁勤政的好官。在齐威王即位前九年的沉湎不治中,他敬业履职,勤于政事,使即墨野无荒地,百姓富足,公务处理及时,社会秩序和谐安定。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刚直不阿。因为当时,齐威王委政卿大夫(左右侍臣),一切都由左右侍臣说了算。地方官员经常给威王左右权臣送礼,向他们讨好。最厉害的是阿城大夫,不理政事,专去阿谀逢迎威王左右掌权侍臣,导致阿地田野荒芜,百姓困苦,却被左右侍臣说成是好官,而正直勤政的即墨大夫则被权臣恶语诽谤中伤。

12、第二个原因就是此时湘军存在已经没有了合理性。

13、王阳明做人内心自足,这种将良知藏于内心的品质值得我们借鉴。

14、(1)曾国藩以理智的心态去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优长劣短,以务实的学风去思考现实和未来。他抛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虚骄之情,把西方列强当做既可学习又须竞争的对手看待。尽管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但他对传统文化并非一味盲从。他不仅对一些前世前人的东西主张取舍,还主张对前世前人的东西进行变更和创新。并且他还提出经世致用之学而经世之学是由传统文化转向近代文化的桥梁;正是具有经世思想的人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率先接受、传播西方先进文化。而在对待西方技术文化方面,他把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思想从理论层面付诸实践,发起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久之利”的认识水平。

15、有的论者则完全不同意冯友兰的看法,认为"洪秀全、杨秀清等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言行,虽然涂上一层"天父天兄"等神道设教色彩,但其愚昧、落后和迷信的程度,究竟不同于一般的会道门,就其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而论,实际上已带有一定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因此,"神权政治"倒退到黑暗时代的假设,显然是根据不足的。因此,太平天国还是难于否定,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罪责难逃。"

16、弗洛姆|王小波|毛姆|普鲁斯特|胡塞尼|卡尔维诺 |杜拉斯|奈保尔|黑塞|伍尔夫|诺曼·梅勒|加西亚·马尔克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王尔德|约翰·斯坦贝克|米兰·昆德拉|钱钟书|加缪|布罗茨基|村上春树|爱的艺术|追忆似水年华|追风筝的人|情人|红拂夜奔|为什么读经典|裸者与死者|不存在的骑士|霍乱时期的爱情|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悉达多|月亮与六便士|围城|人生的枷锁|局外人|悲伤与理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精子战争

17、  挫败一度使曾国藩陷入无尽的焦虑抑郁之中,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心一意想做事,所到之处,官场却总是跟他作对,甚至连朝廷都对他弃之如敝履。正在他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朋友欧阳兆熊一席“岐黄可医身疾,黄老可医心病”的话,使他突然意识到,也许问题并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18、子序的为人,我至今不能确定他的品味,但是见识却是博大精深,常教我说:“用功好比挖井,与其挖好几口井而看不见泉水,不如老挖一口井,一定要挖到看见泉水,那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这几句话正切合我的毛病,因为我就是一个挖井多而不见泉水的人!

19、有一次,曾国藩安排张运兰与宋梦兰配合作战,他专门给宋梦兰写信说,“凯章办事,皆从浅处、实处着力,于勇情体贴入微。阁下与之共事,望亦从浅处、实处下手”(凯章这个人办事,都是从浅处、实处下功夫,对士兵的情况体贴入微。阁下您与他合作,希望也要从浅处、实处下手)。 

20、子曾国藩、曾国荃均擢总督,因子贵,以知名乡绅活跃于湖南城乡。卒后诰封中宪大夫、荣禄大夫、光禄大夫,诰赠建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威毅侯、一等威毅伯。

21、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

22、曾国藩的天资十分平庸,甚至略显迟钝,和他同僚的左宗棠、李鸿章等都是人中龙凤。

23、或许是受即墨大夫的影响,即墨自古以来多清官,最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成语“弹冠相庆”———“王阳在位,贡公弹冠”之王公阳,汉宣帝时谏大夫王吉(大书法家王羲之祖上),即墨皋虞人,以敢谏著称;再一位是与巡抚李光地等并称“四君子”、连上三疏冒死弹劾明珠等权臣的清康熙年间骨鲠大臣郭琇;第三位是清嘉庆皇帝亲作《悯忠诗》,为之号恸“哀哉李毓昌”的查赈大员李毓昌。

24、为了保证它内部的人才环境的稳定,所以不稳定的因素,他就要剔除出去。所以他说过有两种人他不用,一种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一种是虽有大才但性格极其偏激的人。因为这两类人最容易破坏整体人才环境的稳定。他认为,王錱就属于第二类虽有大才但性格极易偏激的人。通过前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应该说曾国藩对王錱性格的判断基本上还是准确的,要不然王錱也不会自作主张并轻易把他和曾国藩的内部矛盾公开化。对曾国藩来说,这会给其他人起了很危险的示范作用,到时候一个王錱就会影响两个、三个甚至几个王錱来。一个团队里,不要多,有几个这样的人,你的人才环境就要被打破了,就难以掌控了。所以曾国藩宁肯舍王錱之才,也要跟他较真。

25、曾国藩在“慎用”上是有着很大的心得的。比如说他为什么如此重用塔齐步,在湘军初期,甚至把塔齐步推崇到手下第一的重要位置。按道理,要说从知识分子的共鸣上,他跟罗泽南早就是知己;要说从儒家知识分子的信仰上,他更推崇“忠义血性”的彭玉麟。但塔齐步不论从哪方面都比这两人差远了,而且还是一个满族将领,还是原来的绿营将领,曾国藩怎么会对他这么重用呢?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穿草鞋的将军。

26、的确,曾国藩的成功,靠的并不是投机取巧。他靠的是对理念和信仰的坚守,靠的是“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的信心,靠的是“知一句便行一句”的力行。 

27、有个故事讲到他小时候晚上在书房背书,这时一个小偷来偷东西,他背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深夜还在背,小偷实在不耐烦了,就出来说,“我都早能背出来了,你怎么还没记熟?”,虽然是个笑话,但至少能说明他的用功程度和自我约束能力。

28、秦翌轩《足浴门店运营锦囊》系列工具书之《门店自动化运营机制》。      打造内部良性竞争机制:

29、通过学习《目标系统方案班》知道了怎么定目标

30、曾麟书(179~184)派名毓济,字竹亭,祖籍湖南衡山县白果,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

31、  可见,与儒家相比,法家的思想非常现实。它把社会的本质血淋淋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使得曾国藩一方面有着儒家的理想,但他的理想不再是一种理想主义;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脉脉,看清深层次的利害,对人情世故有更清醒的理解,从而达到所谓的“巨细周知,表里洞彻”,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

32、市十四次d代会确立“13456”总体发展思路,区域文化承载地是要努力打造的“五个产业高地”之一;提出要深入传承、发挥和挖掘即墨千年历史文化、商都文化、海洋文化和非遗文化潜力,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文化街区,讲好即墨故事,繁荣即墨文化,打造“青岛之源、文化聚落、时尚之都”城市名牌,使即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发扬广大,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协同提升,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互为支撑、相互转化。

33、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34、即便是太平天国运动可以成功建立新的中国,赶走西方列强,这种制度又会持续多久呢?最终还是要走以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道路才有希望,因为历史已经证明。

35、咸丰四年初,湘军练成水路是7万人,在湘潭会师。曾国藩撰写檄文声讨太平天国,向太平军进攻。

36、“五到”构成了湘军基本的治事之方。除“五到”之外,曾国藩还有“三勤”的说法。所谓的“三勤”,是指“口勤、脚勤、心勤”,其实就是对“五到”的另一种表述。 

37、晚清时期,曾国藩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地主家庭里,为长子,家里兄弟姐妹共有九个人。他在1838年再次参加会试后中试,从此踏上仕途之路,并一步步升迁,官之兵部右侍郎,为二品官位。

38、  曾国藩在北京为官的时候,是以理学为自己的修养之道。理学对其领导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学何为?理学就是要“学做圣贤”。曾国藩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他的格言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39、曾国藩是一个做事极讲究布局的人,他打一开始就没想只办个和别人一样的团练,就算是办团练他办的和别的省都不一样,规模都要大得多。他这个人做事,不做则已,一做就是大手笔,所以从办团练到办湘军那是早晚的事。

40、“威王开始即位以来,不理国事,把政事交给卿大夫办理,九年之间,各国诸侯都来讨伐,齐国人不得太平。于是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治理即墨,毁谤您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野无荒地,百姓生活富足,官府该办的事及时办理,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到处是一片清平和谐景象。这是由于您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于是,给予一万户土地的封赏。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城,你未能援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你用财物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得赞扬吧!”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于是发兵往西边进攻赵、卫,在浊泽打败魏军并围困了魏惠王。魏惠王请求献出观城来讲和。赵国人归还了齐国的长城。于是齐国全国震惊,人人都不敢粉饰掩盖错误,努力表现出他们的忠诚。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诸侯听到以后,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

41、曾国藩故里有乡间侯府富厚堂、曾国藩兄弟出生地白玉堂、曾国潢故居万宜堂、曾国荃故居大夫第等九处十堂曾氏家族文化遗产,还有省级森林公园九峰山、天然奇异石林石鸡寨等自然景观。

42、陈公笃:国藩素拘谨,其才不如胡左,而功倍之,独知人善用,是其特长。

43、有称赞曾国藩的,就有辱骂曾国潘的,谁也不可能让大家都喜欢你。有些人就骂曾国藩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卖国贼”、“汉奸”、“反动头子”、“刽子手”;也有人说曾国藩是“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44、毛泽东: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②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45、湘军之中,从粗浅纤细的“小处”下手,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亲手拟定的《湘军日夜常课之规》。这是他制定出来的“日日用得着的”、人人易知易行的规章制度。其基本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点名、演操、站墙子三项。

46、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虽然一开始就有怀着各种目的的洋人的参与,但其主流是中国人自己的活动,它的爱国性和进步性已经日益为更多的人所认同。

47、曾园藩为什么能够成功,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是"天资i,或者是:努力",还是‘机运”。

48、湘军的军饷在当时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人都愿意应募当兵。在湘军早期招兵的时候,曾国藩往往会亲自面试。他坐在一张桌子的后面,如果前来应募的人面色白白净净,眼珠滴溜溜地转,一看就是“城市油滑之人”,他马上就连连摇头,表示不行;如果前来应募的人皮肤晒得黑黑的,手脚粗大,脚上恨不得还粘有泥巴,一看就是刚从田里来的乡野农夫,他马上就连连点头,表示可以。 

49、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50、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51、  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曾国藩在给家里写信时也说,“吾兄弟天分均不甚高明”。他曾以读书、做事为例,“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曾国藩的作战指挥也是如此,“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52、平铺阅读,解放你的双手,打造完美的阅读体验

53、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曾国藩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了洋务运动,处理天津教案。其实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曾国藩。因此,有人称曾国藩为“中兴勋臣冠”者,也有人称颂曾国藩为“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之人。

54、曾国藩文章论述齐威王“烹阿封即”之事,威王沉湎不治九年后幡然悔悟,派人深入实地了解情况,赏罚分明,不给小人以可乘之机,严格要求近臣,对收受贿赂、提供虚假情况者给予严惩,所作所为令人称道。

55、之后,江忠源的确像曾国藩所说那样,死于太平天国战争中。

56、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了抵抗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作用的看法。

57、因此,曾国藩一边推进近代化,一边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后。 (3)洋务运动。“师夷智”从议论转化为实践,曾国藩是最早的领袖和开创者。而曾国藩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在当时迅速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近代化工业基地,他在派遣中国人留学外国这一事件上做出巨大努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尽管,他的初衷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是他仍应是为中国最初的近代化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之一。

58、同治三年,其夫人、媳妇、女儿来到江宁督署,署内“办纺车七架,每日纺声甚热闹。”堂堂督署后院而终日纺车之声,贵为总督家属却须自纺棉纱,曾国藩治家之严,其家风之淳厚,由此可见。

59、综述因为年轻时喜欢阅读曾国藩,对曾国藩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传奇仰慕有加,读过他写的《曾国藩家书》《冰鉴》以及和他相关的人物传记。

60、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

61、曾国藩所说的“纯朴之人”“朴拙之人”,是指具有朴实、踏实,无官气、不虚夸,不以大言惊人、不以巧语媚上,负责实干、吃苦耐劳的作风的人才。曾国藩之所以喜欢用朴实之人,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人实实在在,没有投机取巧之心,只要把任务布置给他,他就会往死里打。 

62、基本上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都有生动反映,家书也许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63、王胜江觉得它是一本创业的书,它适合中年人看,也适合青年人看。适合管理者人看也适合,更适合创始人看。

64、最初,毕业于文学史研究院的唐浩明,分发到出版社当编辑,负责「曾国藩全集」的编纂计划,他曾经从曾府百年老档中整理出约百万字的曾氏家书,在完成了30大册、1千5百万字的曾氏全集后,发表了8篇研究曾氏的学术论文,并兴起了为曾国藩作传的念头。

65、曾国藩去世后,长子曾纪泽承荫出仕,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次子曾纪鸿一生不仕,专研数学,著有《对数详解》等;长孙曾广钧中进士而长守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如曾宝荪、曾约农等成为著名专家学者。

66、他通过刻苦读书,成绩优异,被咸丰皇帝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67、所以,所谓“严绳”,就是对人才的管理与驾驭。这也算是曾国藩人才论里最有特色的一点。

68、另一方面,曾国藩对金安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69、总体上来说曾国藩的功是大于过的。而且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来讲,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也当记曾国藩有功。

70、曾国藩与即墨大夫联系的纽带就是齐威王“赏一人而天下劝,刑一人而天下惩”的“烹阿封即”之为。

71、  一生三变:曾国藩从“儒”到“法”再到“道”的理念变迁

72、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

73、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说是∴是为吾人之师资…。

74、孔夫子是至圣先师,两千多年的传承,自不多说。

75、曾国藩开始招湘军的时候,据说他坐镇招兵处,看到油滑的人,他就不吭声,意思就不要。看到朴实的人,他就“唔”一声,那就认可了。这一招说起来还是跟戚继光学的,当年戚继光招戚家军的时候,也是这个选人的标准。

76、曾国藩具有高深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语)。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曾国藩传》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

77、  曾国藩理念的核心,其实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儒家的理念,用宋代理学家张载的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理念早就在那里了,然而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曾国藩与一般儒生不一样的是,他坚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78、在王阳明看来,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表现,有善有恶是气动的表现。

79、六十年来,文武大官世家都已衰落,后人不兴;

80、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81、那什么叫官气呢?曾国藩解释说:“有官气的人,就是有官僚气的气,曾国藩认为这种人最死气沉沉,最没有活力,所以虽然这种人可能也有小才,也有些个人专长,但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要想成事,一定要摒弃这种人。”那什么叫乡气呢?曾国藩说:“有乡气的人好逞能,个性鲜明,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但也确实有本事。”

82、王阳明的内心自足,就是要我们面对困难、挫折,都能以平常心处之,做到豁达乐观;

83、人要低头做事,更要睁眼看人,择善人而交,择君子而处。

84、常读曾国藩,学习他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让我们在做人处事上向着更加完美的方向迈进。

85、二月十九日,孙发第二号家信。三月十九日发第三号交金竺虔,想必五月中始可到省。孙以下阖家皆平安。

86、秦翌轩集团帮您打造狼性团队,提升业绩,孵化人才,系统升级!

87、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88、著书立说上,曾国藩全集厚厚的几十本,范仲淹一片岳阳楼记还是显得单薄了些。不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立意还是好一些的。

89、这本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功与过。探究了其内心的历史负荷与无奈,评价其文化史上之地位。

90、这套书生动的还原了曾国藩复杂且丰富的一生,从中折射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缺点,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也为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评价起了「翻案」、「正名」的作用。

91、曾国藩曾说:“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92、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康乾嘉盛世走向没落,衰败,内扰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創办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当时大平天国横扫湘湖大地,为此被清王朝封为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93、曾国藩对于下属的要求,往往就是办事要从浅和实的地方下手。张运兰,字凯章,因为做事扎实,曾被曾国藩一再提拔。 

94、后来,曾国藩下定决心,要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95、同样,推崇罗泽南也体现出曾国藩用人的高超来。

96、有一段奇妙的缘分,似乎在冥冥之间让两代的衡阳知识精英跨越时空,成就了彼此。唐浩明的老家与曾国藩的家乡相距只有15里地,唐家的祖先曾经办了一个私塾,请了个名塾师汪觉庵。

97、因此,只有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才能将世间事看破,身处繁华闹市而不为所动。

98、世人为什么在曾国藩去世之后,苦苦追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从他身上学到成功的黄金定律,怎样修身处世,立于不败,特别是政治人物推崇。成为官場中以老成持重,灵活多变,坚韧不拔著称的"理想人物"。"千古完人"。"官埸楷模"。

99、《曾国藩家书》——独一无二全译全注版本,方便阅读理解

100、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励志名人名言故事(44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