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故事原文(40句精选句子)

2023-07-21 10:46:34

掩耳盗铃的故事原文

1、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虢君接到禀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来到宫门前接见扁鹊,对扁鹊说:“寡人久闻先生大名,仰慕再只是无缘得见,今日得见,观先生之面相,果非凡人,定有圣贤之能。幸好先生路过我这小国,主动来救助,这实是寡人的幸运啊。有先生在,我儿就能活命了,如若没有先生,那么我儿就只能提前进太庙了。”

3、示例:他本来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4、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5、 yǐ chuí huǐ zhī, zhōng huàng rán yǒu shēng。

6、  学生通过读童话故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成语量。

7、事情发展的顺序很清楚,人物的举动也很鲜明,读时要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愚蠢的。“掩耳盗钟”这一成语又作“掩耳盗铃”。钟和铃,从前都是乐器,但钟已淘汰,铃却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这就是“掩耳盗钟”演变为“掩耳盗铃”的原因。

8、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9、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10、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11、 他想到这儿,心中十分得意。看看四处无人,正是下手的好时机。于是就大模大样地走上前去,用一只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伸另一只手去摘那个他朝思暮想的美丽铃铛。谁知,他刚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叮叮当当地响起来。主人被铃声引来,见到有人偷铃铛,便把他抓住了。

12、我们呢,一定不能自己骗自己,要诚实,要说真话,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知道了吗?

13、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14、(出处)这则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5、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16、出自:《玉娇梨》第二十回:“城中宣杂难住,莫苦就在众所周知石村卜一居,与白公为邻。”

17、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18、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19、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20、 yù fù ér zǒu,zé zhōng dà bù kě fù。

21、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22、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23、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4、不能直面现实,且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认为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是自我定位不清楚。做一件事自己心安理得,是不是别人也这么想,同处在一个平行空间中,任何事物的进程都有其自然规律,人的关注与否和事物自身的发展没关系。

25、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26、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钟③者。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钟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钟况⑨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2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8、   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29、(典故)春秋末年,大将范吉射一家因被追杀,只好逃离晋国。一天,有个人在范家的门口发现了一口钟,很漂亮,于是便想要把它偷走。可是钟太重了,他根本不能背走它。过了一会儿,他想出了一个主意:钟不是太重吗?那就把它敲碎,一块一块地搬走不就行了吗?于是,他很得意地找来一个铁锤,用尽全身力气砸向大钟。“当——”,钟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响声。因为这钟是铜浇铸而成的,自然是一点也没破损。他又猛力砸了一下,钟仍然发出很大响声,只稍微晃了几下,完好无损。这时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再继续砸下去,这“当当”的声响被人听到,就偷不了钟了。他自以为聪明,又想出了个办法:捂住自己的耳朵再砸。他以为自己听不见就可以了。这则成语讽刺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愚蠢行为。由于在古时,钟和铃都是乐器,所以后人将“掩耳盗钟”演变为成语“掩耳盗铃”。八音古代的乐器是以制造的材质来归类,一共分为八类:金属乐器、石类乐器、丝弦乐器、竹类乐器、匏类乐器、土类乐器、革类乐器、木类乐器。古人将此八类乐器通称为“八音”。

30、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31、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32、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33、  小偷得意极了,一天晚上,小偷用棉花团把自己的耳朵塞住,来到富人家的大门前。

34、扁鹊又问道:“什么时候发现太子死的?”中庶子说:“今天鸡鸣时分。”扁鹊又问了太子的一些发病情况,就对中庶子说:“你快去通报大王,就说我可以救活太子!”中庶子不相信扁鹊可以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

35、  正当笨小偷快把铃铛摘下来的时候,富人和他的家人突然跑了出来,当场把他摁倒在地。

36、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3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huàng)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jù)掩其耳。恶(wù)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bèi)矣。

38、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39、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一举一动的意思造句(63句精选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