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著名的十句话(34句精选句子)
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1、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荀子·正论》
2、《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荀子》是儒家经典之荀子与孟子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思想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又集诸子百家之大成。
6、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7、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8、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9、荀子还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个意思大致就是我们不应该受自然主宰,而是要去主宰自然,也要顺应自然规律。(荀子著名的十句话)。
1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君子与别人天性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12、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意思是: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既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造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道德智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外铄论代表人。
13、对于那些没有见面就令人追随亲近的君王,就应当去投奔。对于那些就别而令人难忘的君主,应当去辅佐。
14、荀子强调积累,不迈出小小的半步就走不了千里路,不从小水流开始汇集就成不了大江大海。
15、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16、上无量,则民乃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第一》
17、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18、注重思想修养,经常不断地省察自己的内心,就能支配外界的事物而不为外界的事物所左右。
19、“制天命而用之”符合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人尊重自然,也可适当地改造自然为我所用。
20、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21、(释义) 路程虽然近,但不走的话也无法到达;事情虽然小,但不去做的话也不会成功。
22、唐 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24、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25、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26、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
27、君子不是生来就比普通人高明,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善于运用外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也是制胜之道。
28、荀子认为“礼者,养也”,“礼”并非是刻意压制人的欲望,而是合理满足人的欲望,以及合理分配物质,使社会相对稳定。
2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0、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31、19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
3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3、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非相》。赠言:用良言勉励或规劝,多指临别时赠予行者。赠送给人以良言好语,这比送给人金子珠宝玉石还要贵重啊!这句话是说,对于家人或友人,赠给良言、在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比金钱、物质上的赠予和帮助还重要。